胸部正侧位片DR检查主要用于胸部、心、肺、隔膜的检查。能够观察肺部、胸膜、纵隔及心脏、大血管病变,发现某些心脏病与肺部疾病。
胸部正侧位片检查注意事项:
1、婴幼儿、孕妇、备孕者禁做此检查,必要时应做好防护。
2、除检查者外,其他人员不宜在检查室内久留。
3、检查者胸口口袋内勿放硬币、手机;颈部除去项链等饰品;女性应脱去带金属托的内衣及有子母扣的衣裙。

胸部正侧位片常见体检报告解读
胸部正侧位片提示肺门影增大
可能为肺门部的炎症, 也可能为结核或其他占位性病变。结合临床行胸部CT扫描并到专科进一步诊治。
胸部正侧位片提示主动脉硬化
主动脉粥样硬化常与高血压、血脂紊乱、糖尿病、肥胖、吸烟、饮酒、运动不足以及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,多见于中老年人。主动脉硬化最主要的后果是可能形成主动脉瘤,还可能同时合并有全身重要脏器(心、脑、肾)的动脉粥样硬化。
健康建议
1、定期监测血压、血脂、血糖等指标,并使这些指标保持在正常水平,定期检查心、脑、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。
2、调节饮食结构,限制脂类的摄入,清淡饮食,改变不良生活习惯(不吸烟、不喝酒)。
3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适的体育活动,肥胖者宜减轻体重。
4、无禁忌证者在医生的指导下,长期应用抗血小板凝聚药。
胸片正侧位片提示肺结核
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,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。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,易形成空洞。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,少数可急起发病。常有低热、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、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。结核俗称“痨病”,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,是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。-年四季都可以发病,15~35岁是结核病的高发年龄,潜伏期为4~8周,其中80%发生在肺部,其他部位(颈淋巴、脑膜、腹膜、肠、皮肤、骨骼)也可继发感染,主要经呼吸道传播。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,结核病发病率欲演欲烈,且症状不典型,复发率高。
健康建议
1、进一步复查胸片。
2、痰培养找结核菌。
3、结核菌素试验。
4、健康教育处方:
A 纳入传染病慢病管理。
B 房间注意通风换气,床单被褥经常放在日光下暴晒消毒。
C 给予高营养、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热量、高维生素的饮食。
D 注意休息,保证睡眠,劳逸结合。
E 保持心情愉快,戒烟限酒。
F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,同时了解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害,定期复查肝肾功能。

胸部正侧位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
1、定期复查胸片。
2、完善肺功能、血气分析、心电图等相关检查。
3、健康教育处方:
A 诱发原因有大气污染、吸烟、感染、过敏等;反复发作可导致阻塞性肺气肿、肺心病;疾病的临床特征为咳嗽、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。
B 改善环境,避免吸入烟雾、粉尘、刺激性气体,减少与烟雾、花粉等过敏源的接触。
C 戒烟,减慢病情的恶化速度。
D 加强体育锻炼,训练腹式呼吸方法;初练时取坐位,放松肩背,先呼后吸。用口呼气,呼气时轻轻收腹;用鼻吸气,吸气时胸、腹部放松,让腹部自然隆起。要轻松自如,不可屏气。开始时每次练习3-5分钟,一日练习多次。熟练后可在站立和卧床时进行,也可在行走中进行,逐渐养成腹式呼吸的习惯。
E 加强营养,预防感冒,注意保暖,寒冷季节出门戴口罩。
F 保持呼吸道通畅,经常变换体位,促进痰液排出。
G 多饮水,促进痰液稀释,积极配合康复治疗。
H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。
胸部正侧位片提示肺心病
肺心病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,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系统的原发病变,使肺动脉压力增高,右心负荷加重而造成右心室肥大,最后引起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继发性心脏病。
在我国80%- 90%以上的肺心病是由气管炎、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引起的,其次支气管哮喘、肺结核、支气管扩张、矽肺、结节性肺动脉炎等也均可导致肺心病的发生。
1、定期复查胸片、心电图。
2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。
3、健康教育处方:
A 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方式进行锻炼,如慢跑、简化太极拳、广播体操等。
B 宜多食萝卜、梨、枇杷、冬瓜、西瓜等,有助于养肺清痰。
C 多喝开水,以利于痰液稀释,容易咳出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
D 禁止吸烟;改善环境,消除有害烟雾、粉尘和有害气体对呼吸道的刺激。
E 忌食辛辣、发物、肥肉、酒类等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。
F 保持大便通畅,可吃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。
G 按时休息,慎防劳累过度;保持居室清洁温暖、空气流通。
H 注意季节变化,及时添加衣被,预防呼吸道感染。
胸部正侧位片提示占位性病变或者肺癌
1、立即到专科就诊。
2、胸部CT扫描可确定病变范围和病变周围的情况。